当前位置: 青春风采 正文

【绵阳校区】崇德尚学:《北壁》观后感

浏览量:293 时间:2016-12-12


这是一部充满残酷和挑战的悲剧电影,它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撼和无尽的思考。

该电影取材于1936年登山者首度挑战艾格北壁失败的真实历史事件。1936年,德国奥运举办在即,纳粹的“优秀人种”神话被德国政客和媒体不断炒作,鼓吹德国青年挑战“死亡峭壁”艾格峰北壁,成为德国英雄。托尼和安迪两个青年作为登山好手,决心挑战巅峰。

露易丝抽着烟,仔细的翻阅着托尼的登山日记,日记中的“1936”也被明显的圈画出来。这是该影片的片头,从一开始,影片中压抑的气氛仿佛是无色无味的气息,悄无声息的渗透观众的内心。从乡村来到帝都的露易丝,在一家报社做着端茶水的工作,因为在报社领导开会时的一次发言而被派遣去说服当时很有潜力的登山好手,她的青梅竹马——托尼和安迪,去挑战艾格峰北壁,为报社找寻能够刺激人们眼球的新闻题材。

当露易丝找到托尼和安迪的时候,托尼拒绝了。艾格北壁,是死亡峭壁,这样的冒险,不仅仅需要极高的登山技巧,好运也是离不开的。英国著名的登山家乔治·马洛里说过:“因为山在那儿”,对于渴望征服和攀登的托尼和安迪来说,死亡峭壁阻挡不了他们的激情和热血,他们还是去了,去挑战,去征服。

托尼和安迪来了,来到了北壁,来攀登,来挑战。在他们扎营山脚的时候,露易丝也跟随报社主编来到这儿,等待见证这一壮举的诞生。一起攀登的还有奥地利的两个登山家,他们放弃了自己的路线,紧跟随托尼和安迪的路线,却在中途受了伤。而之后他们遭遇雪崩,托尼看着同伴割断绳索坠入深渊,四人同行的探险,却天旋地转一瞬间只剩自己孤独一人,在进退不得的绝壁,登山工具与御寒睡袋一具遗失,看着救援队被暴风雪阻碍折返,而在最后救援时,离安全地只差那么数米,他半悬在空中,无奈地闭上了双眼。

有人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要带着一颗强韧的心脏,的确,这部电影能够给人带来极大的震撼。社会人士在酒店中的歌舞升平和攀登者的风餐露宿,观景台上的悠闲自在和崖壁上的步步为营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奥地利人放弃生命追求的荣誉,托尼和安迪放弃荣誉力保他们的生命也引人深思。在崖壁上,在暴风雪中,托尼的天使露易丝为他彻夜守候,可最后还是看着她的登山英雄在与她咫尺的距离中离去,咫尺的距离,却是无法挽救生命的无奈。

晴朗的山,一片死寂,耀眼无垠的雪白是布景,悲剧,让人反省和思考。扣人心弦的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仰望勇者,向自然致敬。

崇德院团总支宣传部:朱婷婷

责编:卢伐

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