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三下乡|重走震中,探寻5·12抗震救灾精神
浏览量:2299 时间:2022-09-15
2022年暑期,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都挺好”团队去往了一个特别的地方--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地震遗址。此遗址是全世界唯一整体原址原貌保护的规模最大、破坏类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灾难遗址区。“都挺好”团队在学习抗震救灾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切身感悟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
7月19日下午,实践队穿过漫长而曲折的路,到达了北川老县城,倾斜的10层楼房、深陷地下只剩大门顶端的市政府、一半塌陷一半矗立的住房、还有那个永远被埋在地下的北川中学与那废墟上依然飘扬着的国旗…走进遗址,每个人都保持着沉重感而保持着庄严、肃穆,与来时激动和忐忑心情形成对比。不止我们,来往的人们也同样怀着沉重的心情沉默的走完了此处遗址。队员们还自发在北川中学废墟前为遇难者默哀,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北川老县地震遗址
实践队员沉痛默哀
随后,“都挺好”实践队10人来到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馆内工作人员向实践队伍讲述了地震相关的各种知识,进行了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的教学。面对地震自然灾害,广大天府学子必须要学会利用科学的办法加以防范,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的抗震救灾理念。
参观完地震纪念馆后,队长杨怡玲表示“废墟瓦砾中屹然挺立的鲜艳红旗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灾区人民不倒的信念”;队员王冰冰也说自己通过本次活动“直观感悟到了生命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但也被灾难之中人性的闪光点与不屈意志而感动”。
遗址图片
缅怀逝去的生命,也铭记危急时刻的生死,救援灾难面前的大爱无疆,震后重建的守望相助。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抗震救灾精神与实践结合,在号召天府学子珍爱生命,珍惜时光的同时也让同学们以脚步丈量那生生不息的中华英雄儿女精神。
团委宣传部:李嘉鑫
摄影:天府青年
审核:张文
2022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