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校区】崇德尚学:古诗之韵味
浏览量:478 时间:2017-11-19
【绵阳校区】崇德尚学:古诗之韵味
古诗,中华之骄傲,世界之瑰宝。一言一语里,都是韵味无穷。几千年以前,我们的先民就开始将生活记录于古诗,把心情融化于古诗 ,用智慧装点古诗,用情感渲染古诗。直至今日,古诗仍在历史文化领域占有着重要位置,它犹如纳百川的海洋,包含了数不尽的意义,又如同鲜花奇画,带来无尽的芬芳与美丽。
诗,一位历史的诉说者,她用最简洁的语言,展现最真实的民风习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陶渊明的闲适与怡然自得描绘得淋漓尽致。他身处自然,面对着山河,嗅着弥漫在山间的菊花香,无念无想,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都无关自己,只享受这片难得的宁静。又或如《悯农》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借用只字片语,便淋漓地表现对百姓辛苦劳作的肯定。我们深知,每一粒粮食都是用数不尽的汗水去浇灌,每一份丰收都是无数人顶着灼日、淋着暴雨换来成果。辛勤的人民生于土地,获取于土地,回报于土地,尊重和信仰每一份劳动。生于自然,回归于自然,这就是最淳朴的民风民俗。而诗的出现,正是对这每一份淳朴用最真实的描写,来表达最深的情感。诗出于民之情性,情现于人之感慨便是最好的描述。
古诗是美好的,如歌德所言:“诗是成熟的理性,成熟就如惊鸿一瞥,将美与不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体会诗的含义,不只是华丽的表面,更应是内在的沉淀。每一首诗的背后注定是一个故事。《聊斋志异》中一句柔美而不失气韵的“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背后,便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小狐狸渴望的爱情只是付出真心过后的一次迷离,它会幻想,也会去追寻,去渴望被爱。尽管结局并不尽如人意,但正是这种不完美反衬出人类情感的执着与美好。一句诗或许看似普通无奇,但细细品味,便知其蕴含无穷韵味,直击你我的心尖。
每个时代里,多少爱恨情仇、国家抱负被诗人藏于短短的文字之中。简短的文字,构成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诗作。或悲或伤,或喜或哀,展现的是一个时代传奇的缩影,流露的是诗人满腔的肺腑之言。悟古诗之韵味,承国之金典。
崇德苑团总支宣传部:刘婷婷
责编:吴书凝
2017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