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校区】博知践行:中国文化铸中华魂
浏览量:1005 时间:2017-05-29
【绵阳校区】博知践行:中国文化铸中华魂
中国文化(来源:百度图库)
尽管时光的车轮匆匆向前行驶着,改变了山河的状貌,只留下岁月的痕迹,但中国的文化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变得愈加生动。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中国的诗词、中国的乐曲、中国的精神等中华文化,共同铸就了我们的中华魂!
中国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代表之一。从《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江边,到《渔家傲》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边塞;从杜甫“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的春季,到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的晚秋;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渭城送别,到“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的江南思念……每一首诗词当中都带有其独特的情感,不管是落寞失意,还是欢乐愉悦,都令人回味无穷。诗词中不仅有金戈铁马,茫茫大漠;也有琴棋书画,水墨江南;更有国破山河,忠肝义胆。韵在字里行间洋溢,吐露出耐人寻味的情感。翰墨书简,讲述着悠悠历史;丝帛纸卷,承载着泱泱文明。
中国的乐曲同样独具魅力。它是《周颂》中“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降福穰穰”的祭祀文化,它也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美妙乐曲。中国的乐曲总是为我们带来太多的精彩,它或许是分离时的离别曲,或许是夜深人静时的一曲思念,也或许是欢乐时光的情感表达。它是《诗经》的歌喉,屈原《橘颂》的音韵,是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也是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中国的乐曲为我们高唱着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吟诵着壮丽的山河风景。
中国精神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的体现。它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面对敌军的压迫与诱惑,他不为所动,以自己崇高的爱国情怀书写自己的一颗丹心。它是吴佩杰百善孝为先的感动,小小年龄便承担起照顾重病母亲的责任,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它也是张海迪面对厄运时的自强不息,即使年少时便遭受了高位截瘫的不幸,但她依旧以自己乐观、坚持不懈的精神面对命运的不公,这种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点亮了中华民族的光明。
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最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几十代人的传承与发扬使中国文化变得更具活力与魅力,中国文化铸就了中华魂!
知行苑团总支宣传部:江玉婷
责编:王晨铭
2017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