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校区】格物风采:清明时节雨纷纷
浏览量:352 时间:2017-04-05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众所周知,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不仅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先辈,回望历史,看到如今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以达感悟人生的价值作用,同时要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使世世代代的人,清清楚楚的做事立人。
传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由于政治迫害而流亡在外,逃到荒郊野外时,又累又饿,无法站立,正在危机关头时,随臣介子推忠心的把大腿上的肉割了下来,给重耳吃使之恢复了精神。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即晋文公,虽犒劳奖赏了随他流亡的功臣,却独独忘了介子推。重耳后知后觉,羞愧莫及,便亲自去寻,未料介子推早已归隐山林。层峦叠嶂,树林茂密,找个人谈何容易,于是便三面烧山,逼介子推出来,直到火熄。然而,最终却发现了介子推与他的老母亲在一棵老柳树下死去了,唯独留下一份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重耳又羞又愧,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清明节便由此而来。
古节清明,有许多先祖传承下来的习俗,踏青,扫墓,插柳等都是为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清明节重要活动。除此之外还有牵钩、斗鸡、放风筝和荡秋千等活动,以及曾盛行一时的射柳和蹴鞠。对于当下我们大学生来说最常见的活动便是扫墓。
如今清明节祭扫最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家庭祭扫,另一个是国家祭扫。家庭祭扫,主要是祭拜自己的祖宗,通过祭拜自己祖宗表达感恩之情,体现血脉相连的亲情之爱。而国家祭扫的对象主要是共同的祖先,且通过祭扫带来整个民族和睦的关系,意义重大。作为华夏儿女,祭扫是我们每年不可缺少的活动,更是我们缅怀先人,追溯根源的活动,因此我们更应传承起文化,传递其中精神。
我们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既要缅怀过去,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每一天都过有意义!
勿忘传统,缅怀先人,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格物苑团总支宣传部:刘思语
责编:岳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