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校区】崇德尚学:愿你爱上曾经你最讨厌的模样
浏览量:752 时间:2016-04-22
我们随着日子的推移一天天长大,心智也一天天成熟,我们不断追随只是为了完成当初立下的目标,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光怪陆离的人,闭上眼,试着问自己,现在的你真的是你当初想要的吗?
记得前些日子,我与信仰基督教的姐姐去教会做礼拜,姐姐是个神人,大学时研究生直接保送了博士,现在在美国留学。那天去做礼拜的还有很多在社会上受的认可的人——医生、老师、企业家等等。礼拜开始前,牧师只在前面问了我们一句话“你们来自哪里?你们喜欢什么?”是的,牧师没有让我们介绍自己的身份。我惊呆了,也让以我姐姐为代表的优秀的人们惊呆了,或许他们甚至在路上就想好了怎样介绍自己,以至于让自己显得低调但又与众不同。那一瞬间,我倏忽地领悟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更优越。
我们从一出生就是平等的,但人总有个必须要分个你低我高我的心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打拼,不断彰显自己的独特,给自己贴上了许多光鲜的标签,并非常注重自己的身份,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与人“平等”的地位,曾经未经世事的我们,讨厌默默无闻,讨厌平凡平庸,但现在这副模样又真的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吗?想一想,我们的初心究竟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简单快乐的生活吗?可不知怎的,至始至终我们都是以曾经我们最讨厌的模样存在着,甚至比我们认为中的还要低俗无趣。
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造就了一群光怪陆离的人,可悲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掉入了这个坑里,倾尽一生去追随“形式主义”,用无数标签来证明自己的成功。成功?这是成功吗?我不以为然,活成了还不如曾经的模样你说这是成功吗?说是后退都是轻描淡写了。谈到“形式主义”我想到了《小王子》里面的某一章节,讲的是几百年前,西班牙的一个流浪人在天文领域有了重大的发现,当他身着破烂站在讲台上讲这个发现时,台下一片哄然,大家都看不起他,更不认为这个发现是真实的。而两百年后,西班牙的一个老师同样有了重大的发现,这个发现与流浪汉的一模一样,但就因为在演讲时他穿得得体讲究,再加上了一些老师的专业术语,于是台下所有人都信了,这位老师被载入了历史。现在再回想起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的可悲超过了当时的嗤笑,就因为一个形式主义,让西班牙白白浪费了两百年的时间,要知道,形式主义的东西并不重要,表面的光鲜永远也遮不住内心的荒芜,同样,表面的杂乱永远也挡不住内心的光芒。但这样的道理人人都会说但人人都不懂,每个人不断地追寻,让这个社会少了温暖,如果是追寻如靖节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遗世独立般的恬淡从容,如刘梦得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种重视内心的充实,社会才能多点人情味。
像是怪物,我们的要求越来越多,总觉得欲望没有被满足,于是用了力气去争抢,去计算得失。在流光溢彩的繁华里让自己光鲜明亮。岁月渐渐沉淀,回首,一切却如烟花灿烂一霎。归于平静后,我们仍旧是曾经最自己最讨厌的模样。红尘滚滚,充斥着太多的喧嚣,但愿我们退出繁华,摆脱形式主义,坚守心灵的纯净,一直爱着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崇德苑团总支宣传部:张苏云
责编:卢伐
2016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