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知公告 正文

大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告家长书

浏览量:676 时间:2025-02-18

大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家长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校园防溺水工作是学校安全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全面加强校园防溺水工作,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与我们携手,共同关注并参与到孩子的防溺水教育中来,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帮助学生远离野外水域的危险。

一、溺水事故的严重危害

溺水事故是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青少年中,大学生占比约15%,其中多数事故发生于无安全设施的自然水域。溺水事故不仅吞噬鲜活生命,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共同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措施

1.开展安全教育课程

学校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纳入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防溺水知识和技能;定期邀请急救中心医生、消防员开展专题讲座,通过真实救援经历剖析溺水危害,演示心肺复苏(CPR)与AED使用技巧。 

2.组织安全演练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演练,模拟落水呼救、抛绳救援、团队协作施救等场景,确保学生掌握“呼救-报警-科学施救”标准化流程联合红十字会开展“急救员资格培训”鼓励学生参与并通过考核,颁发认证证书,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宣传教育

利用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等契机,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防溺水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警示案例、教育视频等内容,营造校园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4.强化日常管理

联合后勤保卫处加强对校园周边水域的巡查和管理,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学生私自下水游泳;在校园内印发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供学生参考和学习;严格把控学生的离留校审批流程,统筹各学院组织学生学习并签订《假期安全责任承诺书》,做好节假日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三、家长的监管责任与行动建议

1.强化风险意识,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溺水的危害性,选择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案警示,让孩子明白私自下水游泳玩耍的危险性,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破除“我会游泳就安全”的认知误区,强调“野外水域无绝对安全”。  

2.加强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进行防溺水教育工作,教育孩子要做到“六不二会”。六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监护人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塘、水库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不擅自下水游泳。两会:即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3.动态掌握行踪,做好孩子安全监护管理。

家长要将防溺水监管落到实处,尤其是“双休日”和节假日假期,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处,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谨防孩子去危险、无任何保护措施的危险水域。

4.提升家庭应急能力,传授科学施救方法。

家中常备救生圈、浮力背心、长绳等物品,教导孩子正确使用方法。要教育孩子一旦发现有人落水,应及时向周围互救有能力的成年人寻求帮助,切忌不可盲目下水施救或手拉手组成“人链”救援,可通过“叫叫伸抛”法进行救援。

①“叫”:大声呼救,寻求大人帮助;

②“叫”:拨打110、119、120等急救电话;

③“伸”: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

④“抛”:将救生圈、水桶、球类或长绳等抛给落水者。

5.以身作则,承担起监护责任。

尽量避免带孩子去江河湖海等危险水域游泳玩耍。如需游泳,请带孩子到安全、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并做好相对应的准备活动,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四、家校协同共筑生命防线

1.提高安全意识

学校和家长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加强沟通协作

学校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与学校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安全、和谐的环境。

3.强化安全监管

学校和家长要强化对学生的安全监管,特别是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孩子私自下水游泳。

4.共建社会监督网络

若发现校园周边存在危险水域(如深坑、未封闭河道等),请立即联系学校或当地水务部门,推动隐患整改,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防护”的共治格局。  

亲爱的家长朋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孩子健康平安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守护孩子成长成才需要我们共同行动。让我们以“万无一失”的谨慎态度和“一失万无”的危机意识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愿您的孩子学业有成,健康快乐!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共青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委员会

2025年2月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