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推荐—心理系列-1-《逃避自由》
浏览量:2909 时间:2021-05-12
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拒绝自由,逃避自由?
书籍简介:
这本书讲述了文艺复兴之后,实现了精神独立的西方人民,由于集体归属感的丢失而倍感孤独与不安。于是他们以牺牲自由为代价,重新投入了集权主义的怀抱。
心理学大师弗洛姆从心理学角度对这一现象给出了分析:
一个人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他必须放弃自我本身,努力成为别人期待的模样。独立的个人无所依托,很容易就会陷入孤立无援之中。因此,他们希望通过依附权贵去逃避得来不易的自由。
作者简介:
埃里希·弗罗姆,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哲学家。 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1933年赴美讲学,开设私人诊所。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74年移居瑞士,继续从事研究和著述。1980年卒于瑞士洛迦。 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提出的精神分析学说无论在人格理论、梦的分析、精神治疗以及伦理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1】
感悟:
我认为,与其说这是逃避自由,不如说是逃避孤独。因为害怕孤独,所以变得焦虑和无所适从,不得已将自由交付出去以获得安抚。然而这并不能帮你重新找回已经丢失的安全感。弗洛姆在他那个年代就已经看透了现代人的纠结状态,他对人性和自由的洞察,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闪闪发亮。我相信,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对自由这个熟悉不过的词产生全新的认识。
通篇来看,这本书里弗洛姆都在对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调和,同时强调人的社会性。深受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的影响。在逃避的心里机构里,强调摆脱孤立和无权力的焦虑是作为个体逃避自由的核心动机所在,极权主义、破坏性、机械趋同,都是个体寻求自由的手段。人类的自由从积极意义来看,是在于获得人性尊严及个人力量,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自由的意义是动态变化的,从中世纪宗教改革到现代社会,除去宗教、经济、社会等外部因素,仍有诸多内在因素阻碍了我们对于自由的认识,但是都伴随着个人的孤寂感和和无力可施的苦闷。绝大部分人选择舍己的自动适应来调和自己与世界的矛盾,即完全去个性化、满足他人期望,变得和他人完全一样,借以消除对于孤立和无权力的恐惧感和焦虑感。
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里,米兰·昆德拉想要表达的媚俗也与此相通,“媚俗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力,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心动。因为我们中没有一个是超人,不可能摆脱媚俗。不管我们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虽然昆德拉把媚俗超越极权与从众,并且上升到一种“正当合法”的行为。但是究其本质,想要作为一个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活着是多么困难!我们主观上以为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包括希望、感觉、思想和器官感觉,都有可能是外界加诸于我们的(如催眠的暗示)。这也意味着,同时我们在顺从权威的时候,也会以自己的思想加工,虚伪地欺骗自己这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在现代社会里,我们也会不自觉的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咨询心理学中合理情绪疗法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对被施加压力行为以及结果的无力感转嫁到信念上,即通过认知的自我调整以达到行为及后果的合理化。从这个角度讲,极权主义里被虐待狂对于虐待狂的依赖和认可、虚伪的思考,都是我们掩盖行为真正的动机并将之合理化(即调和愿望与现实)的过程。【1】
【1】360百科.2013-10-23
【2】文章吧.2018-6-1
- 上一篇:书籍推荐—心理系列-2-《白种人》
- 下一篇:电影推荐—心理系列-2-《阿甘正传》